林海山珍——蘑菇
文红松
小兴安岭的夏季绿意盎然,不仅森林景观壮美,而且还是一座绿色资源宝库,盛产众多山产品,其中最常见、最多的要数蘑菇了。每逢雨季到来,潮湿阴暗的山林之中,适合各种菌类繁衍生长,一些母本上的菌丝就会生长出子实体,就是我们常说的蘑菇。本地人都会去山里采蘑菇,除了自己享用之外,多余的还可以拿到市场上销售。由于这里的蘑菇是在原生态、无污染环境下野生的,很受世人欢迎,因此都能获取不菲的收入。蘑菇种类繁多,在我的家乡绥棱林区,常见的可食用的品种主要有榆黄蘑、草蘑、榛蘑、元蘑、油蘑和猴头蘑等十几个品种。
榆黄蘑有很高的药用价值,有滋补强身功效,可治疗肾虚、阳痿和痢疾等疾病。
分布最广、产量最大的草蘑
走进七月的山林,林绿草茂,雨后潮湿闷热,拨开草丛,草蘑就散生或者群生其中,如同盛开在丛林中的朵朵山间野花,鲜嫩夺目,惹人喜爱,让人不忍心采摘。这种蘑菇有很多种,山里人统称它们为草蘑,学名:草地蘑菇。是一种草地真菌,子实体初期半球形,后期渐伸展呈伞形,菌盖直径4-10cm,有白色、土黄色、灰白色和淡粉灰色等多种颜色,菌肉白色,稍厚。菌柄长4-10cm,粗1-1.5cm,同盖色,光滑,内实,基部稍膨大。
草蘑富含大量微量元素、蛋白质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以及各种氨基酸、碳水化合物等,氨基酸含量在蘑菇中最高。它清香怡人,口感鲜美,在东北林区招待外来客人少不了草蘑炖小鸡,是很有地方特色的美食。
草蘑有很高的药用价值,能够降血脂、降胆固醇、促进胃肠消化、增强人体免疫能力、防止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功效。
野生榛蘑是中国东北特有的山珍之一,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林区,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。
榛蘑属于白蘑科食用真菌,菌盖生长初期为半球形,淡土黄色,此时采摘为最佳品,以后展开呈伞形,伞面棕褐色,上有暗色细鳞,肉质较厚,白色,菌柄为圆柱形,根部稍大,表面稍白,有条纹,内部松软。
每年的8月末9月初,小兴安岭山区夜间气温日渐凉爽,林间植物叶子逐渐稀疏,是榛蘑适宜生长时期,雨后第二天最宜采摘。榛蘑一般生在浅山区的榛柴岗上,故而得名榛蘑,柞木岗也适合繁殖,它生长在腐朽的针阔叶树干基部、伐根、倒木和埋在浅土层的须根上。
榛蘑生长于原始森林,它富含大量钙、磷、铁等微量元素,钾的含量更是高达每百克2000多毫克。此外蛋白质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等营养成份,是一般蔬菜的十几倍,被一些发达国家列为一类食品。
榛蘑具有祛风活络,强筋壮骨的功效。用于腰腿疼痛,佝偻病,癫痫等治疗。
秋季生长的山珍元磨
元磨学名:亚侧耳,别称:冬蘑,黑龙江人管它叫元磨,吉林人管它叫黄蘑。子实体初期扁半球形,成熟期半圆形或肾形,菌盖直径9—12cm,黄绿色,有粘状物,内侧菌褶稍密,白色带淡黄色,近延生,菌根侧生,很短或近乎没有。菌肉敦厚,白色,味极鲜。晒干后,成黄色大块,温水浸泡便恢复鲜时形状。
元磨是一种木腐性菌类,秋季生于榆、椴和桦等阔叶树腐木上,呈覆瓦状丛生。
元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钙、磷等营养成分,它是蘑菇中仅次于猴头蘑的上品蘑,滋味鲜美,营养成份是一般蔬菜的十几倍,它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酸和维生素,能增强机体抵抗能力、益智开心、益气健身,延年益寿等作用。
元蘑具有舒筋活络、强筋壮骨的功能,主治腰腿疼痛、手足麻木、筋络不舒等症。
油蘑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象一把撑开的小伞,外形十分可爱,美若仙子,动画中的卡通形象就源自于它。
油蘑营养价值丰富 ,鲜食口感润滑,不但有润滑肠道之功效,更因其含有多糖类物质还可抗癌、防衰老之功效,是深受当地人们喜爱的一种纯天然的野生菌。
猴头蘑,俗称猴头,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。它肉嫩、味香、鲜美可口,是四大名菜猴头、熊掌、海参和鱼翅之一。有“山珍猴头、海味燕窝”之称。
它属于齿菌科的菌类,是一种腐生菌。子实体团块状,柔软且肉质,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,肉刺密集覆盖整个子实体,并且下垂有趋地性,长约1~3厘米,新鲜时白色,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,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,上部膨大,直径3.5~10厘米,最大有30厘米的。远处望去像猴子的头一样,故称猴头。
猴头蘑生于深山老林之中,通常需要森林稀疏,空气通畅,湿度较高的环境,大多在阔叶树的椴木和柞木腐朽部位生长。椴木猴头肉刺较长,颜色纯白,柞木猴头蘑肉刺短,颜色白中略有淡黄,为上品。通常是在一棵树上有猴头,在对面不远处对面的树上也能找到一个,经常成对出现,是风媒作用结果。采山人懂这些,就能获得丰厚的收获。
猴头蘑的营养成分很高,每百克含蛋白质 26.3 克,含有氨基酸多达 17 种,其中人体所需的8 种都有,每百克猴头含脂肪 4.2 克,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、低脂肪食品,另外还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。猴头蘑有增进食欲,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,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,提升白细胞等作用,故可以提高人体免疫能力。它还是良好滋补的食品,对神经衰弱、消化道溃疡有良好疗效。
2016年3月22日
评论